微藻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藻类,多数为单细胞,或者是单细胞集合,个头最小的甚至其细胞直径只有0.2微米,目前能够明确界定的微藻种类约有2万多种,可能有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此的种类未被发现或命名。…
光语带你认识微藻 第一篇——什么是微藻

微藻顾名思义就是微型的藻类,多数为单细胞,或者是单细胞集合,个头最小的甚至其细胞直径只有0.2微米,目前能够明确界定的微藻种类约有2万多种,可能有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此的种类未被发现或命名。…
课题组构建了典型产油微藻三角褐指藻的遗传转化体系,对其脂质代谢网络潜在关键节点进行了挖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定位于线粒体的苹果酸脱氢酶,具有很强的促NADPH生成的作用,可提供胞内丰富的还原力,促进脂肪酸的合成。…
隐芽藻类通常生活在其他吸收大部分太阳光线的生物体下面。相应的,这些藻类进化成依靠那些不被它们的邻居所捕获的光——主要是黄绿色光来蓬勃生长。这些藻类收集这种黄绿色光的能量,并将其传递到一个将其转换成红色光的分子网络,在其中叶绿素分子需要执行重要的光合化学。…
一系列光合生理和生化分析表明,引入NADPH消耗途径后,细胞生长明显加快,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约50%,同时具有更高的细胞活性…
东京农工大学2016年11月24日宣布,通过对源自蓝绿藻的光传感器蛋白质实施改造,成功开发出了以红色光诱导基因表达的“人工光传感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路延笃和研究员徐健针对五类植物激素(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赤霉素),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代谢重建,全面剖析了其合成途径和信号通路在微藻中的分布和进化规律。…
在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波音公司等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微生物代谢工程团队围绕聚球藻PCC7942脂肪醛脱甲酰加氧酶(ADO)这一关键产烃生物催化剂开展了系列研究,致力于通过定向进化策略对ADO酶进行改造,以解决该酶较为显著的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为细胞工厂构建与脂肪烃的高效生物合成提供更为高效的催化元件。…
美国能源部生物能源技术办公室(BETO)与国家实验室及私营企业合作,利用柳枝稷(switchgrass)等生物质研制成生物燃料,用作飞机燃料或直接取代汽车中的汽油。…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高立志团队通过对3种高等植物(水稻、玉米和拟南芥)及两种藻类(衣藻、灰藻)的叶绿体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整个叶绿体基因组都能发生转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许凤教授团队在植物细胞壁拉曼光谱大数据处理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该技术成果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植物细胞壁拉曼光谱聚类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