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光下,温和的渗透应激可为莱茵衣藻提供光保护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IF=6.1) 2024-8-14

印度海得拉巴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 Rajagopal Subramanyam课题组

自养生物暴露在高光照强度下会严重影响其光合作用性能。如果再加上不可预测的气候变化,这些影响的致命性就会加剧。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重点是以莱茵衣藻为模型系统,研究 2% 聚乙二醇(PEG)诱导的温和渗透胁迫与高光照条件的缓解效应。在不同光照强度的低 PEG 诱导的渗透胁迫下培养细胞,并通过生化和生物物理方法分析细胞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与未经 PEG 处理的细胞相比,在较低 PEG 浓度下生长的细胞在强光下表现出更优越的生长性能、更高的生物量和更强的光合效率。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非光化学淬灭(NPQ)水平更低,这表明在 PEG 生长的样品中存在一种独特的光保护机制。圆二色性分析表明,在 PEG 生长的样品中,即使在强光下,超级复合物的宏观组织也很少受到破坏。蓝色原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发现色素-蛋白质相互作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EG 生长细胞与非 PEG 生长细胞的核心反应中心蛋白差异极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保护机制在细胞壁缺陷突变体 CC503 中不存在。我们认为,观察到的部分光保护作用是由于 PEG 屏蔽了细胞壁。这一结果为在受光照强度波动影响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提高藻类生物量生产带来了希望。

原文链接:Mild osmotic stress offers photoprotection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under high light

https://doi.org/10.1016/j.plaphy.2024.109050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微藻:冰川融化的隐秘推手

当谈及冰川融化,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等词汇往往最先跃入脑海。然而,在这宏大的气候叙事中,一个微小的角色正悄然登场,它就是——微藻。 这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单细胞生物,在冰川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藻华”。它们身披深色“外衣”,贪婪地吸收着阳光,将原本洁白如镜的冰川表面染成了深色。这一变化看似微不足道,却对冰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色藻华的“加热”效应: 降低反照率: 白色冰川能够反射大量 […]…

微藻培养设备 Read More

 垂直管道:微藻培养的未来之路

 传统微藻培养采用开放池系统,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一个年产100吨微藻的开放池,占地面积可达10万平方米。而垂直管道培养系统通过立体化设计,将培养空间向空中延伸,占地面积仅为开放池的1/10。这种立体化设计不仅节省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的飞跃。…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