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共生系统在废水处理中实现高效的养分去除

在本研究中,通过将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与活性污泥进行共培养,构建了用于清除污染物的微藻-细菌共生(ABS)系统,并研究了相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BS系统几乎可以完全去除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3%和42.6%。短单胞菌(Brevundimonas)极大地促进了微藻生物量的增长(最大叶绿素a浓度为9.4 mg/L),微藻有助于提高ABS系统中孤岛杆菌(Dokdonella)和嗜热单胞菌(Thermomonas)的丰度,从而促进了氮的去除。扩展的Derjagin-Landau-Verwey-Overbeek(E-DLVO)理论表明排斥势垒为561.7 KT,而色氨酸样蛋白和酪氨酸样蛋白是微藻和活性污泥形成絮体的关键细胞外聚合物质。这些研究结果为废水处理提供了微藻和活性污泥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氮浓度优化与微藻生长动力学

在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网络中,微藻以其微小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著称。它们不仅是食物链中的关键一环,而且在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微藻的生物特性使它们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在寻找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生物能源方面。随着对可持续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微藻因其巨大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

啤酒厂废水养微藻变身新型肥料! Read More

氮胁迫对微藻脂质积累的调控机制

在现代生物燃料产业中,微藻因其丰富的资源潜力和高效的产油产率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氮胁迫,作为一种环境刺激因素,已被证明可以有效调控微藻的脂质积累,从而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新的原料来源。本文将探讨氮胁迫对微藻脂质积累的调控机制,以及其在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Read More

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脱氮潜力

微藻在废水处理中具有显著的脱氮潜力,同时还能实现高附加值生物质的转化。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微藻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为解决废水污染问题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