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研发新型沉淀工艺实现蓝藻“节育”

实验动态水处理系统

蓝藻细胞内具有“气泡”,专业术语称为气囊,使蓝藻具有很强的上浮特性,不易沉淀。这些气泡使蓝藻向着更好的光照和营养运动。蓝藻生长后期,细胞生长不旺盛后,蓝藻会变得更加轻盈,因此也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蓝藻水处理之所以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是因为蓝藻具有很强的上浮特性,不易沉淀,不易与混凝剂发生絮凝。

 

扬州大学丛海兵教授介绍,目前对于水源地中的蓝藻处理,主要采用的是预氧化沉淀,需要加入化学试剂,去除率只能达到80%左右;气浮沉淀由于要使蓝藻漂得更快,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如果外界给予超出蓝藻细胞单个气泡能够承受的压力,气泡就能够瞬间破裂,蓝藻也失去浮力,无需加入化学与氧化剂,水体中的蓝藻就能够自然沉淀。

 

丛海兵教授将生态学与排水工程原理相结合,发明了一种给蓝藻“加压”,破坏藻细胞内的“气泡”,从而提高水体中蓝藻去除率的方法。相比较于传统的方法,蓝藻在水体中的去除率达到了95%。这一加压沉淀水处理方法耗能小,成本降低不少。这项新型沉淀工艺,可以有效解决蓝藻暴发带来的养殖减产难题,并为全国虾类养殖水体污染控制提供了全新思路。

蓝藻“绝育”
蓝藻“绝育”
实验动态水处理系统
实验动态水处理系统

 

丛海兵表示,他们研发的新型工艺可以通过加压破坏细胞气囊使蓝藻沉降水底无法光合作用而死亡,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的特性。

 

据悉,运用此技术的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蓝藻处理实验池和同期池塘对照,藻类浓度以及藻毒素含量均大幅下降,实现了蓝藻“节育”。

 

这一技术可应用到自来水厂对于蓝藻的处理,蓝藻浓缩发酵形成肥料,和用于农村水产养殖处理等。

 

技术文章:http://www.cqvip.com/QK/88804X/201603/669251930.html

Related Pos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