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青岛大扁藻 (GY-H1 Platymonas helgolandica tsingtaoensis)藻种、培养基及相关培养技术,并提供1升-5000升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设备,有温度显示,pH显示,光照度显示,加热,水泵,气泵,自动调光LED灯源以及其他藻类培养配套装置。欢迎来电咨询。
培养基:F/2
光语生物提供大规模微藻培养基营养盐。
分类
青岛大扁藻(学名: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是一种常见的海洋单细胞绿藻,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团藻目(Volvocales)、衣藻科(Chlamydomonadaceae)。它因在青岛海域首次被系统研究而得名,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生物饵料。
主要特征
-
形态
– 细胞呈扁平的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10-20微米,宽约5-15微米,两侧对称,前端略尖。
– 具有4条等长的鞭毛,可自由游动。
– 细胞内含有一个大型的杯状叶绿体,通常具一个蛋白核(淀粉核)。
-
生态习性
– 适应盐度范围广(15-35‰),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温度约20-25℃。
– 光合作用能力强,在富营养化海区易大量繁殖。
-
繁殖方式
用途
扁藻可作为海产品幼体前期的优质植物性饵料,对海产品幼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所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如轮虫、裸腹蛋、丰年虫等起着良好的同步强化作用;通过扁藻的光合作用,能降低并消除育苗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其他有害物质,并为水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保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改善水质目的。
海产育苗水体环境引入扁藻均可降低养殖环境中氨氮和亚硝基氮含量,提高养殖环境中的溶解氧,有效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和出苗率。实验表明,氨氮含量相对对照组降低31.5%,亚硝基氮含量比对照组低26.9%,溶解氧提高12.2%,成活率提高6.3%。不同藻种对水质调控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多种藻类混合调控方式有利于多种营养元素的均衡供给,从而保证了幼体的生长、发育和顺利变态。因此,藻种的选育、搭配调控技术是微藻生态技术的关键,也是今后育苗技术的一个新思路。
培养方式
在人工养殖中,通常采用半连续培养法,以硝酸钠、磷酸二氢钾等作为营养盐,控制光照(2000-5000 lux)和通气条件,实现高密度培养。
扁藻适应性强,生长繁殖迅速,是极易培养的藻种之一, 是虾、蟹、贝类及其它海产品动物早期幼体的优质饵料,富含其幼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脂肪酸;常用种类有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扁藻对铁元素吸收量也较大,应及时补充铁元素以加速其生长.在扁藻较高浓度时还可通过加入一定浓度的药物对其提纯,浓缩,低温保藏,有需要时,可加入培养液再次培养。。
产品形式
- 试管固体培养基藻种(可以快递)
- 液体藻种(100ml-5L包装)
- 大容量藻液(5L以上,货运)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价